普洱市法院强化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工作

2022-08-18 10:31:10

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。普洱市作为北回归线上生态保存最完整、生物种类最丰富的一片绿洲,是“彩云之南”生物多样性、丰富性的缩影。守护好、利用好普洱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生物资源,是普洱法院以司法之力造福人类,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职责所在。

“2020年以来,普洱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,依法审结涉生物多样性保护刑事、民事、行政案件1255件,用最严格制度、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,坚决守护好祖国南疆的蓝天白云、绿水青山、良田沃土。”普洱中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李红云表示,近年来,普洱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立足实际,更新理念,坚持生态司法惠民利民为民原则,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环境司法需求,制定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高站位谋划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工作。全方位履行环境资源审判职责,多层次提升司法保护专业化水平,全过程参与突出问题整治,高质量推进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工作。创新打造“茶法绿网”品牌,加强横向联动交流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搭建司法宣传矩阵,高标准构建生物多样性多元共治格局。

据了解,野象群一路“逛吃”,对沿线居民房屋、农田、生产设施造成了一定破坏。为加强人象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,思茅区人民法院依托思茅港人民法庭,于2022年3月9日在六顺镇南邦河村勐主寨的“亚洲象繁育中心”驻地,挂牌成立全国首家“人象和谐法律服务点”,搭建起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平台。3月28日,在思茅区人民法院主持协调下,相关保险机构、司法所、林业站和炮掌山村调解委员会等部门共同参与,对86户农户的34万余元公众责任保险理赔协议进行司法确认,当场兑付5.5万元。后续又为思茅辖区内203户农户兑现了60余万元野生亚洲象肇事理赔款,同时围绕辖区内老安寨古茶树和芒坝“鹦鹉村”生态保护需求,签订司法服务协议,用“首家速度”,诠释为民办实事的真正内涵。

通过这一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工作的开展,构建了思茅港人民法庭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新模式,为司法助推全国环境生态发展提供了经验样板。

 

相关案例信息